
「产业前瞻」2025年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前景
一、市场规模
当前,中国康养机器人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。2024年,国内康养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到5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%。这一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中国市场在全球康养机器人领域的占比已超过60%。

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,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、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。目前,我国有康复需求的患者主要包括老年人群、术后人群、慢病人群、残疾人群,患者群体庞大,普通的康复治疗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,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康复机器人的发展,行业需求日益增多。

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和社会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下,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继续扩大。据相关报告预测,2024年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5.29亿元,2025年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6.82亿元。
二、行业发展前景
1.政策支持行业发展
政策驱动是这一市场爆发的重要推手。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鼓励和支持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。例如,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明确将康养机器人纳入重点工程,北京、上海等地对采购企业给予补贴,医保试点也覆盖了机器人护理项目。《“十四五”国民健康规划》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,特别是人工智能在康复领域的应用,同时强调康复辅助器具和智慧老龄化技术的推广。这为康复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积极的环境。
2.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
康复机器人集成了机器人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、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多领域的先进技术,实现了更高效、更精准的康复治疗。例如,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传感、控制、信息、移动计算等技术,为患者提供可穿戴的机械机构。
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,康复机器人将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。它们能够实时了解患者的康复状态,动态调整康复方案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。
迈步机器人H系列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,首创柔性驱动器作为动力输出,实现主动式康复训练。已在多家医院使用并反馈良好,其基于“神经可塑性”原理,针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人群,通过外骨骼带动下肢进行精准、智能、个性化的步行康复训练,刺激神经系统重塑,提升下肢自主行走能力,继而加速康复进程,早日重返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以及减轻社会负担。
3.市场需求不断增加
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,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。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,康复需求持续增长。这为康复机器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根据数据,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有康复需求,我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超过4.6亿人,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。同时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等重大的慢性疾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,进一步推动了康复需求的增长。
Comments are closed.